保障性住房是黨和政府解決中低收家庭安居問題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羅田縣房管局堅持秉承“情系保障、致力安居”的宗旨,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力度,保障房建設總面積和建設標準位居全省各縣(市)前列。其中,保障房小區幸福家園建設項目部,先后榮獲湖北省“工人先鋒號”和“全國工人先鋒號”殊榮,幸福家園保障性住房小區被省住建廳評選為全省公租房管理優秀小區。
近來,羅田房管局認真貫徹執行《羅田縣鳳山城區“黨建引領·幸福家園”改革實施方案》,從加強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入手,推動構建黨建引領下的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打通保障房管理“最后100米”,促進保障房小區管理模式不斷創新、完善,切實保障民生。
黨建引領,疏通保障性住房小區治理“脈絡”體系。10月份,依照縣委相關要求,為健全“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級+黨員中心戶”的城區社區黨組織架構,推進黨的工作和黨組織活動進樓入戶,保障性住房小區先后成立了黨支部。
幸福家園保障房小區成立小區黨支部,組建小區黨員志愿服務隊、青年志愿服務隊,并舉行了授旗儀式。當選的7名支委成員集體亮相并作出承諾,要努力把小區服務做得得更好。在小區黨支部的領導下,整合物業公司、共駐共建單位、小區黨員、居民骨干,深化“幸福家園”建設 ,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社區指導、居民自治、物業服務”四位一體的管理新模式,將小區與各單位、小區黨員、居民群眾更加緊密的聯系在一起,進一步增強了轄區居民群眾的歸屬感,縱向打破了傳統的基層組織架構,橫向銜接了各方資源,暢通服務群眾“最后100米”。
夯實基礎,強健保障性住房小區治理“筋骨”體魄。房管局深入開展“機關支部連小區支部”活動,局黨組帶領全體黨員到各保障房小區進行支部主題日活動,講黨課、學黨章,促使黨員堅定理想信念,牢記使命擔當,全心全意服務辦事企業和群眾,
幸福家園小區充分利用微信,QQ等新媒體,建立幸福家園支部微信群,黨員學習交流群,為黨員們提供了咨詢、交流、互動的信息平臺,多渠道、多方式開展黨建宣傳工作。針對保障性住房存在的“房管只管房”“物業只管物”“社區只管人”的老問題,對癥下藥成立了微信群,由小區支部書記、社區工作人員、物業經理、骨干黨員等擔任“群管理員”,調動大家參與小區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彰顯了小區支部和在職黨員的社會責任,為推動小區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組織保障。這一基層治理手段創新了小區服務方式,建立了更友善的鄰里關系,帶動群眾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和自我監督,激發群眾作為治理主體的活力,形成了“鄰里守望”的良好氛圍,還通過黨建引領家風,營造出社區美好家園新氣象。
下沉重心,延伸保障房管理“末梢”服務。保障房管理好不好,最終要體現在服務、便民上。房管局堅持需求導向,突出精細要求,下沉管理重心,構建小區一體化服務網絡。面向全縣保障房小區,建立基本服務清單和動態調整機制,既注重統籌解決綠化亮化、設施修繕、健身娛樂等普遍性民生需求,又注重傾斜關愛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孤寡殘疾等特殊群體,為他們提供“零距離”服務。
在幸福家園小區,新當選的支部書記將小區黨支部書記與小區業物業負責人一肩挑,帶動全面推進小區環境微更新工程,在小區人員集聚處和樓棟設計設置“黨建標語”“樓棟微公約”“家規矩”,充分發揮好“家園文化”的潛移默化,使黨的溫暖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般流淌在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
幸福家園小區還整合共駐共建單位、周三下社區日、“雙報到 ”、黨員服務志愿隊、青年服務志愿隊等專兼職力量,建立常態響應機制,以貼身服務傳遞貼心溫暖。